作为交易者,我们曾经被告知要学好技术指标,懂得通过技术指标分析和预测股票未来的走势。如果不懂技术指标,进入股市就是被收割的韭菜。于是不少同学,花了不少功夫,看了各类书籍,苦学各类理论和各项技术指标:波浪理论、均线、MACD、RSI、OBV、阻力线/压力位、箱体、缠论等。各个技术指标看起来高大上,用了复杂的数学公式计算指标,或者通过图形给出对应的模式。神功大成后,进入市场,发现指标好像不管用了,还是被市场教育,亏得一塌糊涂。
还是韭菜,又亏了
是我们没有把技术指标吃透学好么?基于复合指标的流派出现了,比如均线要多条交叉,放量上涨;要有十字星;要有大阳线突破;要回补缺口……各个例子都能找到几个成功的案例和图形验证,但是过了一段时间,好像又失效了。总有失败的例子导致各种打补丁后的技术指标依然不准确。几次小盈利后,又迎来了巨大的亏损。
盈利是假象,亏损是陷阱
为什么使用技术指标总是亏钱?真相就是各个主流技术指标对个股未来走势的预测成功率都很低,完全不具备实战意义!
首先,各个技术指标是滞后的,只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,不能告诉你将要发生什么。最典型的是均线的金叉、死叉。当金叉发生时,股价已经开始上涨,当死叉发生时,股价已经开始下降。但是,接下来会怎样呢?金叉后又下跌,顶背离来了;死叉后又上涨,底背离来了。为了修正均线预测得不准,补充了各项场景,但是对未来的走势完全不具备预测能力。
其次,技术指标反应了一部分人群,尤其是自以为厉害的投资萌新们的一致判断,成了庄家反向操作的契机。主力想要出货时,不妨做个假突破,各个技术指标向好,诱骗散户们买入,主力借着假突破,从容出货,将筹码转给散户接盘。
第三,技术指标是基于历史经验和数据统计获得的,但是限于历史条件,并没有经历大数据的检验。市面上的技术书籍,介绍的各类指标涵盖了指标的定义,怎么计算的,怎么使用,但是几乎所有书籍都没有介绍这个指标是怎么来的,为什么能够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?甚至有的民间指标,是段子中的大神不眠不休,连着看了多少张k线图,然后大彻大悟,形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战法。试问这些指标经历了多少实战检验,效果如何?几个成功的案例,完全不能说明指标的通用性和效果。
不依赖指标,不被欺骗
那么,怎样验证这些指标的效果呢?本狐认为,至少需要进行这些数据验证:
长周期的历史交易数据验证。长周期指时间跨度要长,至少经过几次市场的牛熊变换。大数据量的交易数据验证。交易不能局限在几支股票,或者某一类股票,最好是拿全市场的股票数据进行验证,包括创业板(涨跌幅不同),ST,大盘股,小盘股,指数成分股等。对真实交易的模拟,引入各种真实的客观限制。交易者的资金有限,不可能对市场上所有的符合技术指标的股票进行购买,需要限定持仓股数;涨跌幅买卖不成;停牌对资金的占用等。
那么,是否一套交易体系经历了上述验证后,就是成熟的,完备的,可以把市场作为提款机,大杀四方呢?很遗憾,也不是。所有的验证都是基于历史数据的。虽然历史数据对未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,但是未来的走势未必会与历史走势有模式上的重合,完全有可能在新的变量触动下,走出独立行情。
很遗憾,投资市场没有所谓的银弹,或者不败的秘籍。远离一切技术指标吧,当看到股评节目中的专家头头是道地进行技术分析时,看看就好,千万不要据此做出买卖决策。技术指标由于受众广,或许能作为投资者的情绪反应,但是万万不能作为投资的风行标。
后续,本狐将通过真实的10多年历史交易数据,揭示各个主流技术指标的成功率和实战效果。